項目簡介:
東山湖公園建成于1959年,水域面積約33.5萬m2,是廣州市四大生態調蓄湖之一,毗鄰廣東省委大院和珠島賓館。東山湖作為半開放水體,需要承擔周邊水系蓄洪的責任,生態系統一度崩潰,水質淪為劣V類。
治理前:
作為廣州最大的人工湖之一,東山湖除了景觀作用外,還承擔著調蓄泄洪、海綿城市的功能,暴雨期污水灌入湖中對東山湖水質產生了極其惡劣的影響。近年來,東山湖水質呈現出富營養化不斷嚴重、長期劣于地表水V 類的態勢,其中總磷、總氮超標較嚴重。水體一度發綠發臭,更在夏季時產生了藍藻爆發的現象。
鑒于東山湖的污染現狀及其位置、功能的重要性,對治理過程提出了一系列要求:縮短系統建設周期,減少施工對環境的影響;降低投資運行成本;保證水質的長效穩定;實現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。這些要求對項目實施單位的協調能力、產業實力、技術力量等來說都是不小的挑戰。
治理過程:
始終遵循“外源控制、內源削減,標本兼治”的原則。首先,外源污染、排洪調蓄、初期雨水面源污染等對東山湖水質影響很大,解決外源污染物在雨污溢流及湖內循環狀態下對東山湖的污染問題,成為本工程的關鍵所在。其次,東山湖公園已有15 年未曾清淤,底泥中的污染物不斷向水體釋放,是水體的主要內源污染;而公園人流量大,道路狹窄,傳統的清淤方式又存在作業面大、對環境影響嚴重、底泥難以處置等問題。因此,東山湖底泥處理采用具有施工簡單、費用低、不產生二次污染等優點的原位削減技術,通過改善底泥微環境,促進底泥有機物分解,削減底泥,解決了內源污染難題。
為了對東山湖補水時入湖水質實施凈化,快速提升水質、增加透明度,項目還采用了高效混凝微濾一體化裝置。該裝置整合了物理、化學和微生物水處理技術,能夠通過系統分析地域不同水系的污染特點和水質特點、水流量和不同的水質要求,設計不同單元子技術,提供“菜單”式的技術支持,具有高效性、靈活性和實用性。相對傳統技術,具有成本低、占地小、操作簡便、運行靈活、處理效率高等特點,可以達到快速凈化水質、消除黑臭及改善水體各項化學指標的效果。
要維護水體質量,其中涉及到的因素非常多。以湖中生物種類控制為例,從外江水體游進湖中最多的是喜歡鉆在淤泥里的羅非魚,羅非魚繁殖能力非常強,對水質的影響也非常大;而當把湖中魚類清理干凈后,湖中的孑孓淵蚊子幼蟲冤又因失去了魚類這一天敵而大量孳生,影響湖周邊環境。
為在短期內實 現東山湖水質提升,項目通過種植先鋒沉水植物,快速恢復東山湖的水生植物群落,之后逐步恢復水體的生態系統其他群落,搭配起由水生植物、微生物、浮游生物、水生動物等合理構成的水體生態系統,恢復東山湖的原有生物多樣性,使其結構和功能恢復至污染前的水平,恢復東山湖的生態功能和生態平衡,最終實現水體感官清澈、群落結構復雜、生態景觀優美的良好水體修復效果,使東山湖進入良性循環。同時,精心營造的水體景觀、水體沉水植被和浮葉植被與園區現有綠化遙相輝映,構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態園區。
治理結果:
項目自2017年9月開始實施,60天從劣V類提升到IV類水;2019年項目順利驗收,目前已進入運維期,水質穩定達到地表IV 類水標準。